「可一旦找到關鍵,對症下藥,就如同撥雲見日,再兇險的病症也能迎刃而解。
這其中的訣竅,不過是用心二字罷了。
用心去觀察、去思考、去判斷,方能在這紛繁複雜的病症中找到那一線生機。」
馬正林聽著肖晨的話,心中如同撥雲見日,漸漸有了幾分底氣。
他再次對著肖晨深深鞠躬,眼中滿是感激:「肖先生高見,是我孤陋寡聞了。
還望先生不吝賜教,我定當全力配合,助我父親早日康復。」
肖晨嘴角噙著一抹從容的笑意,那笑容彷彿春風拂面,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。
他緩緩伸出手,從一旁的桌案上取過一支精緻的鋼筆,筆身在燈光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冷冽光澤。
緊接著,他鋪開一張潔白如雪的宣紙,筆尖輕觸紙面,瞬間如遊龍般筆走龍蛇。
墨汁自筆尖汩汩而出,在宣紙上肆意暈染開來,每一筆都剛勁有力,似蘊含著千鈞之力,又似藏著無盡的智慧。
那字跡,或如蒼松傲立,或如飛瀑直下,盡顯瀟灑飄逸與沉穩大氣。
待藥方寫完,肖晨並未就此停筆。
他略作思索,又提起筆,在藥方的一側精心勾勒起藥材的生長形態圖。
隻見他筆下生花,寥寥數筆,便將各種藥材的形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。
那葉片的脈絡、花朵的形狀、根莖的粗細,皆被他描繪得細緻入微,彷彿這些藥材就真實地生長在眼前。
不僅如此,他還將採摘時辰、炮製方法標註得清清楚楚。
對於不同時辰採摘的藥材,他更是詳細說明了藥效的細微差別。
比如,清晨採摘的某種草藥,藥性最為溫和,適合用於滋養身體;而正午時分採摘的同一味葯,藥性則偏燥烈,需搭配其他藥材調和。
每一處標註,都凝聚著他對醫道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。
「記住,這些藥材隻要新採摘的,別的不行。」肖晨特意叮囑了一句,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。
他深知,藥材的新鮮程度直接影響著藥效,稍有差池,便可能前功盡棄,甚至危及患者性命。
王學究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,目光緊緊地盯著肖晨手中的筆,眼神中滿是敬佩與好奇。
此刻,見肖晨寫完藥方,他趕忙向前跨了一步,雙手抱拳,恭敬地拱手試探道:「肖先生,在下癡迷醫道,對先生這精妙藥方仰慕已久。
可否容在下瞻仰藥方,日後也好向醫盟中人傳授如此精妙之法,讓更多醫者受益?」
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期待,彷彿生怕肖晨會拒絕。
肖晨笑著將藥方遞出,那笑容真誠而豁達:「醫術本就該互通有無,王先生請。
天下醫者,皆為同仁,若能因此救更多性命,豈不是善莫大焉。」
他心中明白,醫者仁心,若能將自己的醫術傳播出去,讓更多的人擺脫病痛的折磨,那才是醫道的真諦。
然而,肖晨心中也有著自己的考量。
其實如果王學究不是醫盟的人,他斷然不會將藥方輕易給他的。
這藥方是他多年鑽研醫道的心皿結晶,其中蘊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技巧,隻能給自己人用。
若是給了心懷叵測之人,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情來,未來後悔的可能就是自己了。
畢竟,醫術是一把雙刃劍,用得好能救人,用得不好則可能害人。
王學究雙手接過藥方,如獲至寶,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。
他迫不及待地逐字研讀起來,時而眉頭緊鎖,陷入沉思;時而恍然大悟,連連點頭。
突然,他的目光停在了一味紫色粉末上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聲音都有些顫抖地問道:「此味莫不是西域的『醉仙散』?傳聞此葯毒性劇烈,沾之即暈,猶如鬼魅附身,肖先生竟能將其用在藥方中?」
他的臉上滿是難以置信,彷彿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。
肖晨微微頷首,神色淡然,彷彿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:「正是。這醉仙散雖能麻痹活屍蟲,使其失去活動能力,但毒性極強,稍有不慎,便會傷了自身。
就好比一把鋒利的寶劍,用得好能斬妖除魔,用得不好則會傷到自己。
我用天山雪蓮中和其寒性,那天山雪蓮生長在極寒之地,藥性溫和,能調和醉仙散的燥烈之氣;
再以南海珍珠粉調和藥力,南海珍珠粉細膩溫潤,能讓這劇毒之葯,既能降伏活屍蟲,又能護住心脈,這就叫以毒攻毒,化險為夷。」
病房之內,氣氛凝重卻又隱隱透著一絲即將破繭的生機。
王學究目光緊緊鎖在肖晨所寫的藥方之上,眼神中滿是驚嘆與折服。
他越看越覺精妙,彷彿置身於一座醫道的寶庫之中,每一處細節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終於,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,雙手猛地擊掌,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,臉上洋溢著由衷的讚歎:「妙!實在是妙啊!
如此配藥之法,恰似一場精妙的棋局,既攻且守,攻防兼備。
以猛葯攻其要害,又以溫葯護其根本,環環相扣,滴水不漏。
肖先生之智,猶如璀璨星辰,令我等自慚形穢,汗顏不已!
難怪能在眾人皆束手無策之時,獨具慧眼,找到這破解之法,真是令人欽佩至極!」
馬正林站在一旁,聽到王學究的讚歎,心中原本懸著的石頭稍稍落了地,但轉念想到接下來的治療,又不禁憂心忡忡。
他趕忙向前一步,雙手抱拳,神色急切地說道:「肖先生,我即刻便派人去採藥煎藥。
隻是這運功法門太過玄奧,我馬家上下皆為凡夫俗子,對此一竅不通,猶如盲人摸象。
懇請先生暫住我馬家,親自指導,也好確保萬無一失。
我馬家上下老小的性命,可都系在先生您身上了啊!」
他的眼神中既有對肖晨醫術的期待,又隱隱透著一絲擔憂,生怕肖晨拒絕。
肖晨微微一笑,那笑容如春風般溫暖,瞬間驅散了馬正林心中的陰霾。
他自然明白馬正林的顧慮,輕輕點了點頭,應允道:「正好我也想親眼看看這活屍蟲的特性,研究其中變化,以便日後應對更多疑難雜症。
我便多留幾日,也讓大家都能安心。」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