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後,朕和皇後在逃荒

第536章 武掌櫃來村

  

  「辰嬤嬤不必勸,我們都曉得,可今日高興,就是暢飲一番。」祖孫二人異口同聲,言下之意,今日高興,就想任性,你別勸。

  而他們高興的不止是減輕未嫁罰銀的事兒。

  而是,他們看見了希望。

  寧康年間,年年加稅,金家把持朝堂,籠絡世家官貴,大肆斂財,殘害忠良,殘害農門才子。

  到寧康末年,更是無視天災,死守糧倉,不開倉賑災。

  祖孫倆一度以為,大魏要完了。

  誰知,武興帝登基後,是做出了好的改變,讓他們看見了希望。

  片刻後,關書吏道:「辰嬤嬤勸的是。這越是高興,越是得休養身子,身子好了,才能瞧見更多的好事兒。」

  他拿走酒壺,遞給辰嬤嬤:「拿走吧。」

  「是。」辰嬤嬤趕忙把酒壺拿走,無視關老夫人要拿回酒壺的手。

  關老夫人氣得瞪關書吏:「要喝的是你,讓把酒拿走的也是你,你都一把年紀了,還這麼沒定性!」

  關書吏笑:「在祖母面前,我永遠是孫子,隨時能使孩子氣。」

  關老夫人氣噎了,一把拿過他的小酒杯:「這杯是老身的,你喝湯去吧!」

  關書吏不跟她爭,開始認真吃飯。

  關老夫人瞅著他那端正的樣兒,頗為無語:「你不是說今天高興,要任性一番嗎?咋還端著?」

  關書吏看她一眼,繼續吃飯:「我的規矩,可都是祖母教的。」

  祖母要是不滿意,找自己去,別來找我。

  「……」關老夫人怒了,拿筷子敲他:「臭小子,你還敢怪老身頭上。告訴你,你要是不哄著我,我就搬去鬼村住,跟秦家做鄰居!」

  關書吏還真有點怕了,隻因祖母越老越任性,做出什麼事情來,他都不意外。

  為了不讓祖母去打攪秦家人,關書吏隻能認輸:「祖母,孫兒錯了,快吃飯吧。」

  關老夫人這才滿意。

  ……

  鬼村的家家戶戶亦是高興不已,很多人家都加了個雞蛋。

  秦爺爺秦奶奶險些喜極而泣。

  秦奶奶更是主動道:「今天上樑,肉菜夠了,加菜就放明晚去,明晚給你們殺隻雞吃。」

  秦小米震驚:「奶奶,你真是我奶奶嗎?」

  不會被奪舍了吧,竟然主動說殺雞給他們吃。

  秦奶奶瞪她:「別小看這事兒,這可是明君之行,盛世之兆。遇上個好陛下,對於咱們農人家來說,可是天大的好事兒。」

  「明君之行,盛世之兆?」秦小米看著秦奶奶,由衷道:「奶奶,您老真有文化。」

  秦二嬸亦是點頭……秦莊這個娘,有點不簡單。

  秦奶奶道:「那你就多讀書,別整天隻琢磨著新玩意。」

  姜小珠聽見多讀書三個字,原本想要說兩句助助興的,立馬低頭扒飯。

  然而,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。

  秦小米捏捏她的臉蛋,道:「小珠,聽見了吧,要多讀書啊。」

  她前兩世讀書都快讀吐了,這輩子,除非必要,她是一本書也不想碰!

  姜小珠想哭,可小米姐都發話了,她隻能擡頭,保證道:「嗯吶,小珠會好好讀書的。」

  小谷小麥也道:「我們也會認真讀書!」

  都表態了,小姜二郎隻能陪一個:「我也會努力讀書學武。」

  秦二叔聽罷,懸在他腦袋上的筷子才收回去……他雖然被科考害了半輩子,可他依然覺得,讀書學武,很有必要。

  起碼,罵人的時候,詞都能多不少。

  秦爺爺秦奶奶見秦二叔沒有排斥讀書,放心不少,又道:「老二,你有空也教教他們。」

  「不幹!」秦二叔拒絕:「找荀老頭去,他可是當過官的,有他教幾個小的,足夠了。」

  秦爺爺秦奶奶見他抗拒,也就不再說,是歡歡喜喜的吃飯。

  翌日,作坊女工們都在說減輕未嫁罰銀的事兒。

  「從此以後,咱們農人家的負擔能少許多。」

  秦六婆卻不大高興,甚至在心裡怒罵狗皇帝,要減輕未嫁罰銀不知道早點出文書嗎?害得我家多給呂家二兩聘金。

  二兩啊,夠老娘上酒樓吃頓席面了!

  可她怕死,不敢說這話,隻能憋著。

  想說呂家兩句不好,發洩發洩吧,秦梅那死丫頭的冷眼就掃過來了,她隻能繼續憋著。

  不過,下工回家後,她找了個由頭,打了秦英一頓,爽了。

  ……

  因著減輕未嫁罰銀的事兒,十裡八鄉的是高興了好幾天。

  秦小米則是繼續忙著做新紅燭賺錢。

  這一回,是開始做帶壽字、福字、喜字、祿字的新紅燭。

  因著這些紅燭不需要燒個一天一夜,所以減了重量,做的是一兩一根,一對是二兩重的。

  這樣一來,一斤松油就能做出五對新紅燭。

  先給薛東家送了十對,讓薛家點了看燃燒時間才。

  翌日,薛東家親自來了一趟,對燃燒時間很滿意,又問了底價。

  秦小米說:「二十文錢一對,百姓的到手價不得高於五十五文。」

  比用來成親的新喜燭少了十文錢。

  薛東家對這個定價很是滿意:「多做,定會大賣。」

  隻因需要用福祿壽喜紅燭的人家,會比成親的人家要多數倍。

  薛東家估計得沒錯,第一批四字紅燭一出,各大鋪子得知價錢更低後,又蜂擁而至。

  就連康縣令也被驚動了,趕忙把韓師爺喊來,問:「這新喜燭怎麼還降價了?」

  韓師爺是周老村長的女婿,對鄉下的事情知道的比較多,是道:「說是減了量,所以價格就降了。不過燃燒時長也有五個時辰。」

  五個時辰,能燒一個白天了,辦啥事都夠了。

  「本官知道了,韓師爺去忙吧。」康縣令說了一句話,就讓韓師爺離開了。

  這一回,都不用盧師爺提醒,康縣令就道:「得給康盧兩家的家主都去信,萬不可率先對秦家動手。」

  秦家擁有的已經不是秘方了,而是通天之術,一旦使用,就能將先前的舊東西給打翻。

  對這樣的人家出手,必須一招斃命,不然就得交好。

  康縣令思忖許久,最終在信件結尾,提了交好二字。

  有了交好之意,康縣令是把韓師爺喊來,說了:「讓你嶽父多去秦家走動走動,鄉裡鄉親的,理應多走動多幫忙。」

  韓師爺都驚了,接著是狂喜,出了辦公院子後,趕忙備了禮,讓周十六駕車,送禮、送話給周老村長。

  周十六駕車回到泰豐鎮的時候,又被驚了一把,許多鋪子掌櫃的車輛是堵在新庫房工地,隻為求購新紅燭。

  而這樣熱鬧的景象,持續到七月中旬,是直到無則藥行武掌櫃他們到泰豐鎮時,熱度依舊不減。

  不說武掌櫃,就連來過泰豐鎮的尤大夫都驚了,忙問來接他們的尋子:「這是出了什麼事兒?怎麼這麼多車輛堵在這裡?」

  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