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好事
「手拿來。」秦小米親自給許阿箏把脈,又看了她身上的兩處大傷口,見傷口沒有內部發膿後,滿意道:「挺好,繼續好好養著……還有那兩處大傷口,即使掉痂了,也不能大意。」
有些深傷口,即使掉痂了,也還會出現從內部潰爛發膿的事兒。
許阿箏笑:「小東家天天囑咐,奴婢都記著呢。」
又很感動。
上一個主家是官,規矩極重,即使奴僕以身救主受傷,那也是職責所在,主子可不會這般關心你。
要是一兩個月,你的傷病還不好,主子還會嫌棄你晦氣。
主子一旦把嫌棄露出一絲絲來,府裡的老嬤嬤們就會暗中下手,讓受傷的僕人傷病加重,最終無聲無息的死在低矮的僕人房裡。
可小東家不會,她是真把下人的命當命。
「小東家。」許大娘知道秦小米這個點在女兒住處,跑來找她,笑道:「小東家,山裡來家書了,老太太讓您回家去呢。」
「我這就回去。」秦小米交代許阿箏:「好好養傷,別太急著來辦差,你家小東家有錢,養得起你。」
「是,奴婢一定好好養傷。」許阿箏笑,等秦小米離開後,才掉了淚,感嘆自己家、舅舅家是真遇上好主家了。
……
秦家宅鋪,家裡人已經全都回來了,秦小米一回來,秦爺爺笑著把一封信遞給她:「你的,仔細的看。」
秦小米接過,果然,這是姜大郎給她的信。
她臉皮厚,完全沒有要躲回屋裡看的意思,直接拆開信,看起來。
看完後,她是一言難盡,忍不住說一句:「有病吧。」
「怎麼說話的?大郎給你寫信,你還說他!」秦奶奶快氣死。
秦爺爺、秦小姑、秦二嬸、甚至是秦小谷也都不贊同的看著她。
「我錯了,我道歉,可大郎哥這封信確實有點毛病啊。」秦小米把信遞給秦爺爺:「他想去當兵,守疆護民,又怕我在家裡擔心他,所以猶豫不決,來信問過,想不想他走武官一途?」
「這是他的人生,理應他自己做主,我要是做主了,將來他後悔了,豈不是要我負責?我怎麼負責得起?他就是故意為難我!」
秦小米說到最後,還告了姜大郎一狀。
這,確實。
秦爺爺接過信,看完後,遞給秦奶奶。
秦奶奶看後,也為難了:「其實考科舉挺好的,安全……」
「科舉入仕也不安全啊奶奶,想想二叔當年的事兒?」秦小米道:「其實當兵打仗,雖然兇險,可升得快。大郎要是現在入伍,等百年細作案論功行賞時,他少說能憑藉此次的功勞,當個百戶。」
秦爺爺看向她,問:「所以你希望大郎從軍?」
秦小米做了個×的動作:「別問我,我不給別人的人生拿主意,我隻是在分析此時從軍的利弊。」
唉,秦爺爺深深一嘆。
秦奶奶一臉為難,不知如何是好。
片刻後,秦爺爺問:「那你打算怎麼給大郎回信?」
秦小米:「直接回,你的人生你做主,出了事兒,你自己擔著就成啊。」
秦奶奶:「你個小沒良心的,大郎也是擔心自己以後出征,你會因為擔心他而害怕。」
咋就不懂大郎的疼惜之心呢?
哈,秦小米笑出聲來:「細作、悍匪、死士一起屠村,我怕了嗎?而且我很確定,這世上有誰沒誰,我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好。」
秦二嬸憋不住了:「真無情。」
又看看秦莊寫給她的信。
嘶,是真油膩啊……戲過了,扣他錢!
秦小米笑:「什麼無情?這叫看得開。」
她去勸秦爺爺秦奶奶:「爺爺奶奶,大郎哥信上的意思,已經動了從軍的意思,那咱們還有啥說的?當然是支持他走自己的路。」
又道:「爺爺奶奶,別糾結太久,我先給大郎哥寫回信了。」
言罷,讓朱一青把筆墨紙硯拿到前鋪,開始寫信。
誇了一番姜大郎,然後很善解人意的支持他的理想,最後還是那句話: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,無須顧慮我,我就從來不會因為別人而更改自己的人生志向。
寫完,秦小米看了看,覺得:「完美。」
她又去了看了其他家書,看到從匪寨抄出的各種財物時,驚了一把:「剿匪還真是發財啊,就這些東西的價值,怕是要超過千萬。」
……
司吏坊裡,關書吏也在看著朗千戶他們的來信,瞧見匪寨抄出的財物估值時,也是震驚了一把。
「什麼,竟有千萬兩!」布政使司派遣來幫忙的庫大使聞尹驚得叫出聲來。
庫大使就是專門管錢糧的,而他任正八品的庫大使四年,深知這千萬兩白銀乃是東北州將近十年的稅收。
十年稅收啊,抄個匪寨就有了!
「信給我,我得趕緊派人把這信送去布政使司,不,要送去京城給陛下過目!」聞庫大使起身,竟一把從關書吏手裡把信搶走。
一瞬間,關書吏身上的氣壓一沉,轉頭瞥向聞庫大使。
聞大人一駭,想起家主的來信,不敢跟關書吏對著幹,是笑笑,把信遞還給關書吏:「是本官失禮了,請關書吏勿怪。」
關書吏體面人,笑著說無妨,接過信,細細的看完後,開始給縣衙寫信。
問庫大使也提筆寫信。
三刻鐘後,信寫完,搶先對關書吏:「關書吏可把信給我,我讓聞家武師騎馬去送信,速度能快不少。」
他寫的信,可不敢交給關書吏的人去送。
萬一路上,關家下人看他的信件怎麼辦?
真真是小人之心!
關書吏的信都是建議,沒啥見不得人,很乾脆的把信給他:「有勞聞大人了。」
「無須客氣,不過順路的事兒。」聞大人拿上信,喊了一聲,立刻有師爺過來,把信拿走,交給武師,讓武師去送信。
這事兒過後,關書吏是繼續埋頭辦公……百年細作案,牽扯太廣,還有很多事情要忙,當真沒有一點時間能浪費。
但聞庫大使卻很有閑工夫,是屏退閑雜下人後,問他:「關書吏,聽聞你跟新染料秦家很熟,那你可知秦老爺子的那位高齡未嫁幺女品行如何?」
高齡未嫁?
關書吏聽得皺眉,提醒道:「聞大人,閨閣女子的事兒,不好打聽。」
聞庫大使道:「確實確實,但某之所以打聽秦家小姑的事兒,是想娶她為續弦。」
關書吏:「聞大人要續弦?」
聞庫大使點頭笑道:「我夫人已經過世兩年,我也該續娶了。」
又試探的道:「所以此等好事,關書吏會幫忙吧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