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0章 各家首府置產
燕國公並不覺得黃陽隆丟了朝廷的臉面,反而饒有興緻的看著。
得,這就是明示他們,也得給黃陽隆送一份賀禮唄。
世家官貴的老爺們隻能強笑著恭喜黃陽隆,表明會給送賀禮。
還有人問:「黃大人、姜百戶得官,可要辦酒席?」
姜大郎明確表示:「不辦,我要進營練兵。」
黃陽隆道:「自然是要辦的,不過本官要回嶺南老家辦酒席。」
在這裡辦,哪能震懾得了嶺南州的人?
不過收你們這邊人的賀禮,還是要的,所以別忘記送賀禮啊。
眾老爺聞言,多少有些遺憾……要是黃姜二人辦酒席,他們就能帶著自家女兒、孫女、侄女、外甥女等去吃席,藉機與姜大郎成就一番好姻緣。
不過沒關係。
直接派人上門去找姜大郎說親就是。
隻是得避著點秦家人,畢竟秦姜兩家的婚約還在呢。
大家都自詡是體面人,燕國公又還在場,即使心裡的算盤珠子已經打飛,也沒人就這時候拉著姜大郎去旁邊說要把女兒許配給他的話。
是和諧的把鄉武堂的開學禮給圓滿的辦成。
而跟隨來的一大批學子是對鄉武堂很好奇,應子林更是主動請求:「先生,學生們想在鄉武堂與學員們同吃同住一段時日,請先生成全。」
筇老狠欣慰:「既如此,子林就帶著學子們留下。有什麼事情就去找姜百戶幫忙,照顧好自己與其他學子。」
「多謝先生,弟子一定會照顧好學子們。」應子林很高興,還給出承諾。
筇老先生又交代一番,還請燕國公留下一批禦林軍保護學子後,才準備回程。
沒辦法,這些學子都是有身份的,要是有誰死在鄉武堂裡,朝堂又要吵翻天,所以必須留將士保護。
咚咚咚!
「燕國公回城,恭送燕國公!」
申時初刻,一切安排妥當後,燕國公的車駕是動起來,帶著大隊伍,駛出鄉武堂,往回走。
「燕國公的車駕出來了,快跪下!」
鄉武堂外,烏泱泱的都是來圍觀的人。有首府城內的人、學員的家人。
呼啦啦,眾人是齊齊跪下,直到燕國公的車隊走遠後,才起身,一個個臉上都帶著興奮。
「咱們也算是見到燕國公了,這等體面,夠咱們說上一輩子!」學員的家人都很激動歡喜。
沒多久,學員們也端著大碗出來了,遠遠地就喊:「爹娘,我給你們帶飯菜出來了,大塊大塊的紅燒肉呢,快吃!」
「誒喲喲,國公爺宴請富貴老爺們的飯菜呢,我們竟然能吃上!」
「別吃別吃,拿回家去,先給祖宗們吃!」
這年頭的人動不動就給祖宗上供,所以這樣的聲音有很多。
學員們忙勸:「爹娘,這裡離家遠著呢,如今天氣熱,飯菜可經不住放……這樣吧,朝著咱們家的方向磕頭,就算祖宗們吃過了。」
「誒喲,兒啊,不愧是鄉武堂的學員,瞅瞅都變聰明了!」
各家爹娘是猛誇起自家兒子來。
然後開始撲通跪下,哐哐磕頭,念念有詞的對著祖宗說話,最後才全家圍成個小圈,席地而坐的分吃飯菜。
雖然就肉塊與雜糧饅頭,但窮人家吃得很是滿足:「比得上過年時吃到的肉量了。」
富人家也不敢嫌棄,畢竟燕國公都吃了,他們算老幾啊敢嫌?
……
翌日,六月十六,老爺們的賀禮就送到午園來,這場送禮是一直持續到二十二日,才算結束。
期間,有不少老爺想要進午園,或者跟姜大郎偷偷說一下親事。
奈何姜大郎一直在鄉武堂訓學員,接受禮物這事兒,是秦二叔代勞。
狗東西是滾刀肉得很,隻收禮不給啥承諾就算了,還明晃晃的告訴他們,姜大郎跟他大侄女有婚約,姜大郎還特別在意他大侄女,他大侄女、他秦家還對姜家有恩,逃荒後,姜家兩個小的一直都是秦家二老養著。
兩家長輩定下的婚約,秦家還有恩於姜家,要是姜大郎敢悔婚,名聲也臭了。
老爺們怒極。
不過他們沒放棄,覺得若是沒法把姜大郎變成自家女婿,那就給姜大郎塞幾個美婢。
總之,塞女以拉攏一個被陛下親自下旨冊封百戶的將星,很是值當。
還有秦二叔……雖然招恨,但他隻有一個正妻,至今沒個孩子的,給他塞幾個妾,隻要生下孩子,這關係也就建起來了。
秦二叔:「……」
萬萬沒想到,你們連老子的主意都打?
二十二這天,應子林他們也從鄉武堂回了午園。
回來後,去見了筇老,很是感慨的說:「先生,鄉武堂之行,學生們收穫頗大。」
又給地上策略:「此為學生們做的策論,是論鄉武堂對士農工商各方、對當代與後世天下局勢的影響,求先生批閱。」
荀老頭:「……」
急忙溜了,他可不要留下看那麼一大摞的策論!
筇老也不想看這麼多策論啊,但這是學子們的成績,且這個策論的論點極好,他累死也得好生看完。
「不錯,放著吧,老夫會儘快看完。」筇老誇了他們一番,見他們面帶疲累,是讓他們下去歇著。
荀老頭是沒能逃過批閱策論的事兒。
筇老抱著策論去找他,苦苦哀求的,他隻能被『抓了壯丁』。
但他也沒放過秦二叔,是把他抓來,道:「兩個選擇,一是跟老頭我一塊批閱策論,一是跟燕嵇、薛明意、羅慜、康琅等少年以鄉武堂的好壞影響,寫兩篇策論。」
秦二叔:「!!!」
趕緊逃。
但安內監說:「秦二爺,國公爺說了,這活計,你得選一個來幹。」
秦莊的事兒,國公爺調查得很清楚,確定他是被設局冤枉入獄的。
而這麼多年過去,他也該去為自己報仇了,不該繼續沉溺在過去惡事的影響裡。
「老頭,你給我等著,等回家後,我一定讓小米丫頭收拾你!」秦二叔這個不要臉的,自己幹不過就搬出侄女來:「我選第一個。」
隨便看兩眼,批閱一句半句的,總比自己寫要輕鬆。
筇老荀老對此很是滿意……批閱百份策論,比自己寫兩篇策論,更能展現自己真正的學識。
而這活計,秦二叔是幹了三天,還沒全部把策論批閱完,但他卻快被幹廢了。
「後悔,早知道老子就不選批閱策論了……還有應子林、康琅、薛明意、黎知源他們是咋回事?寫文章寫上癮了?送來一批又一批的,他們就不知道歇歇!」
沒錯,應子林那批學子歇了一天後,覺得自己的策論寫得不夠好,又每人寫了兩篇送來。
秦二叔真的,差點給看吐了。
荀老頭:「二爺,再加把勁,把這最後的十幾篇批閱完就能完活,明天就能跟姜大少爺他們去給家裡置產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