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9章 鄭端方與公布當年證據
鄭端方,今年十五歲,在府城求學,是真正的讀書人,鄭田強夫妻的心肝獨子……現今世道說的獨子是唯一的帶把男丁,鄭田強夫妻還有三個女兒。
可以說,為了這個兒子,鄭田強夫妻殺人都敢。
而把鄭端方供出來的是鄭田強……雖然疼愛兒子,可鄭田強實在受不住骨頭被鑽孔,讓裡頭灌水銀的痛癢,隻能招供。
想著,衙門看在鄭萬氏是萬松村外嫁女的份上,也不可能真殺了鄭端方。
就算端方真死了,可自己雖然年紀大,但能力還在,換個年輕女人,一定能再生齣兒子。
所以沒必要死撐,就招了。
「更深的內情不清楚,但鄭田強夫妻就是聽了鄭端方的話,才決定擡著萬太婆來鬧事,在尋機會動手。」
「鄭端方對鄭田強說,隻要事成,他就能得到好身份,去太周書院讀書,成為太周書院的正式學子。」
太周書院,名氣僅次於京城國子監。
而論歷史悠久、名士數量、藏書數量,太周書院是大魏第一!
隻因,太周書院史建於秦朝之前,距今數千年歷史,在周朝時,被周朝皇帝賜名太周學宮,後學宮被改成書院,直到如今。
太周書院的存在時間比十個大魏朝都悠久,甚至在大雍朝沒戰敗遷都前,太周書院就是以往各朝的國子監!
所以它是很多讀書人心裡的高塔,天下學子以能進入太周書院讀書為畢生之榮。
「這麼個大好處砸鄭田強頭上,難怪鄭田強夫妻敢冒著大風險,謀害鄭萬氏。」鄭通判說著,又覺得很棘手,看向康進賢道:「理問大人,能給出這個好處的,怕是來歷不簡單,且涉及太周書院……怕是得請燕國公出手督辦此案。」
康理問道:「那就先把鄭端方、以及給他好處的中間人拿下,押著他們去首府見燕國公,請燕國公定奪。」
此案怎麼辦?
辦不辦?
辦到什麼程度?
全扔給燕國公做主,反正他們人微言輕,是不敢做一點主的。
鄭通判點頭:「理問大人所言甚是,此時也隻有燕國公能辦。」
二人算是達成一緻,齊齊鬆了一口氣,又輕鬆起來,把官軍二門的人的、秦家人集合起了,給他們看口供。
又說了二人的主意。
這裡他倆官職最高,且主意也不錯,眾人自然是同意。
「我們魏軍這邊沒啥意見,但我們魏軍要派人去緝拿人、親自送犯人去面見燕國公。」華總旗道。
湯百戶雖然職位比華總旗高,但他隻是府軍,所以聽華總旗的,點頭:「華兄弟說得對。」
康縣令、羅通判點頭:「贊成。」
秦爺爺:「老夫贊成。」
「好,那我這就下令。」康進賢說著,立刻接過寫好的緝捕文書,砰砰砰,蓋上布政使司的印章。
「即刻派人去涉案各縣鎮、各府城、首府,緝人!」
「是。」布政使司、首府衙門、東明府衙、寶福縣衙、府軍將士、華總旗這邊的魏軍,皆動了起來,去拿人。
……
此時的崗哨內外這一大片的地方,已經聚集了泰豐鎮各個村子的人、外鎮都有人聞訊趕來的。
總之人數很多,也就比秦家流水席時少個幾成。
鐺鐺鐺!
「各村村長都盯好自己村的人,不許喧嘩、不許推搡打架!」裡長們不斷喊話,生怕出個踩踏事件。
「誒誒誒,裡長放心,我們曉得,肯定不幹那蠢事!」
又有人問:「裡長,萬太婆她們可還好?她們的子孫真被用刑了?!」
「那萬太婆她們知道消息可咋受得住?!」
「萬太婆她們想回萬松村,也不是啥過分要求……」有人小聲嘀咕,而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。
「啊呸,她們要是想回村祭拜一番當然可以,可她們的子孫拿她們來逼秦家、逼朝廷,想要全家搬去萬松村長住!你要是萬松村的現村民,你能同意?一個個的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,想替鄭田強他們同意的,你們現殺幾個匪賊或細作再說!」
「你們這些人就是不長記性,昨天都傳開了,是鄭田強他們故意利用老人謀好處,還想謀害萬太婆的命,你們聾了沒聽見?還是說聽見了卻故意幫著惡人說話,好給秦家添堵?!」
周十六婆戰力驚人,踩方桌上,叉腰朝四周大罵,罵得嗓子都沙啞了。
心虛的聽罷急了,忙解釋:「你別胡說,我們就是覺得萬太婆她們這些老人不容易,可沒有說鄭田強他們做得對!」
周十六婆:「呵,覺得老人不容易,你們借回家養著啊,再不濟,給捐個一錢兩錢銀子給萬太婆她們養老啊,一個銅闆都捨不得出,光會空口指責做得最多的秦家。」
「提醒你們一句,如今秦家可是官身,你們敢幫惡人罵官身家,你們犯律了,差爺差爺,趕緊把他們抓去大牢!狠狠罰他們,他們的消罪錢還能用來給萬太婆她們養老!」
「來啊,拿住那幾個故意詆毀秦大人家的潑皮!」周十六立馬去抓人,那是不敢慢一點,否則他娘又得喋喋不休的罵他。
「饒命饒命啊,我們知道錯了。」
「十六,十六我是你方叔啊,鄉裡鄉親的,你這是幹啥?叔真沒壞心,就是心疼老人,叔小時候也是見過萬太婆的!」
周十六婆:「啊呸,別跟我兒子套近乎,我兒子可不認識你這個向南鎮人!」
沒錯,質疑秦家的,大部分是向南鎮人。
向南鎮有些奇葩是認定了,他們鎮子會名聲滂臭,全是揭發了芬芳院案的秦家之過。
所以得知萬太婆她們的事情後,很是支持,恨不得所有萬松村的外嫁女後代全都搬回萬松村,把秦姜徐喬這些逃荒來的擠出村去!
有這種想法,隻能說,難怪他們窮!
要不是有秦家,萬松村就是個荒廢的鬼村,還想揚名東北州?
不過,覺得外嫁女們想回村居住也沒錯的人,確實有很多,所以必須把證據給搬出來,否則秦家多少會被人暗裡說嘴幾句。
而衙門也早就準備好,把全鎮各村集合起來,也是為了公布證據。
午正(中午十二點)
咚咚咚!
咚咚咚!
咚咚咚!
大鼓聲起,響了足足一刻鐘,大人們才帶著證據、證人、以及秦家人出來,朝鄉親們喊話。
「眾位大人到,所有人等,肅靜肅靜,再敢故意喧嘩者,緝入大牢!」
這話賊管用,鄉親們立刻安靜。
康進賢上四方桌,喊道:「本官乃是布政使司專司刑案的理問,布政使司高於府衙,本官官位高過康縣令!深知鄉親們對衙門不許萬太婆等人回村居住的事兒,存在不解,如今衙門給諸位公布證據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