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 原來孩子沒傻
周家兩個孩子救回來了,但因為之前昏迷過,吳誠還是堅持要給兩個孩子診脈看看。
玉丫頭還行,叫做什麼就做什麼,但是樂安還小,平日還有些認生,大家都擔心她不會讓吳誠碰自己。
但是兩個孩子都乖乖的趴在傅卿懷裡,不吵不鬧,乖巧的實在不像話。
剛剛大家才放下的心瞬間又提了起來。
「完了,周家這倆孩子不會被炭把腦子熏壞了吧?」
「別亂講,玉丫頭一直都這麼乖巧的。」
「玉丫頭乖,可沒見他家周樂安乖過。」
這倒也是。
村裡人誰不知道周家這個小女兒手快得很,牙都沒長齊,話都不會說就能跟人吵架,都還不會走路呢,就把錢家小子的臉給抓花了。
這麼調皮的孩子,這會兒這會兒安靜的有點嚇人了。
這些話傅卿都聽見了,她心裡也沒底,怕的要死。
她知道一氧化碳的原理,誤吸會引起的各種反應,但卻不知道醒來之後腦袋是否真的會留有影響
「吳大哥,怎麼樣了?」
吳誠沒說話,隻是抓著兩隻小手仔仔細細的診斷了一番,最後樂安你耐煩的把他的手撥開,大家才鬆了一口氣。
原來這孩子沒傻。
吳誠收了手,「脈象沒問題,甚至脈象比常人還要更好一些。」
見大家都聽不明白,吳誠又換了個簡單直白的說法。
「這倆孩子好得很。」
知道周家這倆孩子沒事兒,大家也就散了各自回家了。
吳誠一家還留在周家,問起兩個孩子的事情,傅卿則是指著主屋門口那一盆燒過的炭火。
「天氣太冷,我沒帶兩個小丫頭去地上,隻讓她們待在家裡。但是出門時我特地交代過門窗一定得開著些,沒想到回來時就變成這樣了。」
玉丫頭低著頭,「都怪我,是小妹一直到噴嚏,我怕冷著她,就把窗戶給關上了。可是開著房門小白又總是要跑進來,小妹不喜歡它,所以我也把門關上了。」
說到這裡,玉丫頭憋著淚來到傅卿跟前。
「娘,你打我罵我都成。玉兒做錯了事情,該打的。」
傅卿倒是想生氣,可是差點失去兩個孩子,這會兒看著孩子活生生的站在眼前,天大到的錯事也不會再追究到的。
她把玉丫頭喊到身邊來,輕柔的給她順了順那些新長出來的毛躁小頭髮。
「吃了虧就要記得教訓,以後一定要小心了。」
交代了玉丫頭後,傅卿才與周家說:「等他們回來,今天的事情你們就先不要告訴我家周應淮跟少禹了。」
要是知道發生這麼大的事情,她都不敢想象周應淮的臉色有多嚇人。
吳誠頷首,「好,我們絕不會亂說。」
話鋒一轉,吳誠又問起她來。
「傅妹子,你剛才給她們服了什麼葯?可否給我看看?」
傅卿搖頭,「我沒給他們餵過葯啊,吳大哥你是不是看錯了?」
吳誠笑道:「我當時就在旁邊,我可是親眼看見的。我沒有別的意思,我就是想知道,能這麼快就把人救回來的葯,究竟是哪幾種藥材做出來的。」
傅卿依舊搖頭否認,咬死就是一句話:不知道,不認識。
大周氏也跟著懷所:「我當時也在旁邊,我怎麼沒看見?」
吳芝儀亦是跟著點頭。
「爹,我也沒看見。」
傅卿笑道:「你瞧,他們都沒看見,就隻有你看見了。吳大哥,怕真的是你眼花了吧。」
吳誠也點了頭,跟著大家笑笑,「那大概真的是我看錯了吧。」
又在周家坐了一會兒吳家三個人才回去,路上,大周氏見他眉心緊鎖,忍不好問:「怎麼愁眉苦臉的,周家兩個孩子救回來,你該高興才是。」
吳誠停下腳步,看著已經走到前頭去的妻女,問:「你們當真沒看見?」
兩人相視對望了一眼,都是搖了頭。
「沒看見啊。」
吳誠張了張口,最後又什麼都沒說。
傅卿抱著兩個孩子,一直捨不得撒手。
玉丫頭實在是忍不住了,「娘,你能不能先放開,我想尿尿。」
她聲音極小,小臉緋紅。
「我憋不住,要尿褲子了。」
傅卿笑了笑,這才把玉丫頭放開。
看著玉丫頭跑出去,樂安也想跟著出去。
她咿咿呀呀的,哪裡像是剛才昏迷過的樣子。
傅卿抱著樂安,心疼愧疚的親了好幾口。
打從剛才開始樂安就一直被傅卿抱著,她雖然喜歡娘親,但一直被抱這麼久,也想像姐姐一樣下來撒謊的跑。
可她馬上要滿一歲了卻還學不會走路,最後隻能咿咿呀呀的罵了一聲,又乖乖的趴在傅卿懷裡。
玉丫頭尿完回來,領著小白狗在院子裡跑了好幾圈。
看著這麼活潑的孩子,傅卿心中一陣後怕。
萬一她來晚了些,萬一她沒有空間,她的這兩個女兒是不是就救不回來了?
稍晚些,傅卿又親自把村裡那些人家都跑了一遍,說等周應淮他們回來,萬萬不可提起這件事情。
大家嘴裡答應,背後又議論起來。
「周家媳婦兒是怕被周應淮罵吧?畢竟周應淮疼女兒可比疼兒子明顯多了。」
「人家感情這麼好,沒準兒是怕周應淮擔心呢。」
「我怕都不是。她是怕周應淮回來知道這件事事情,會說她是故意想害了兩個女兒。畢竟女兒不值錢,隻有兒子才能傳宗接代。」
此話一出立馬被人罵了回去,那人摸了摸鼻子,閉嘴不敢說話了。
周應淮疼女兒勝過周少禹這個兒子,這些都是鄉親們有目共睹的。
不管是什麼原因,人家把孩子救回來就行了。
此時,周應淮他們已經回到涼城了。
以前第一次來涼城隻覺得涼城就是最大的地界,可去過綏陽才知道,涼城也就是個小地方。
「爹,今天太晚了,咱們在這裡歇腳嗎?」
周應淮看了看越來越陰沉的天氣,點了頭,「那就在這休息一天。」
才找了客棧,將兩頭騾子拴起來,大家這才吃了碗熱乎面。
幾個人開了兩間房,擠著些睡,正要回房時,突然聽見街上有人叫喊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