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8章 投其所好
隔天巳時,吳誠攜著妻兒又去了一趟周家。
到的時候陳方一家五口人已經在了,正把手裡那隻玉鐲子推給傅卿。
傅卿再次退還過去,「我不要你們的東西,你們快拿走。」
陳方的媳婦兒周氏就差給她跪下了,「妹子,你家周應淮救了我的性命,我們初來乍到,確實沒什麼好東西,隻有這個還能換些銀子,你快收著。」
傅卿沉下臉,「我真不要。你們再這樣,我可就攆人了。」
她手上還帶著陳婆子送的銀鐲子,相比起眼前這支玉鐲,她的銀鐲子反而顯得寒酸不少。
但就算是寒酸,她也不會要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。
「聽說我們現在住的房子都是你乾娘的,是我們叨擾了你家。妹子,這鐲子你一定要收下,就當做我買下房子的銀錢。」
吳誠一家站在後頭,見他們推脫來推脫去的。
吳芝儀有些忐忑,「爹,人家一上來就送玉鐲子,咱們這些能拿得出手嗎?」
吳誠低頭看看自己手裡拿著的那些草藥,心裡也有些忐忑。
周應淮跟少禹正好從鎮上回來,看見家裡這麼多人,父子二人臉上的不耐如出一轍。
「爹!我爹回來了。」
玉丫頭撲進周應淮懷裡,甜甜的喊著。
「爹,他們都是來找你的。」
聽見這話,陳家又堵了過來,將傅卿不收的鐲子遞到他眼前。
說的還是那些感激的人話,一家子神情真摯,沒有半點作假。
「好。」
周應淮還真就拿了鐲子。
鐲子送出手,陳家五個人都明顯鬆了口氣,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不舍。
這支玉鐲成色算不上好,但是在兩河村這種地方,已經算是頂好的家當了。
如今陳家不比以前,這些東西拿去當掉自己也能換糧食吃,他家既然捨得拿得出,要麼就是還有其他值錢的東西,要麼就是真心想要過苦日子,從頭開始了。
下一刻,鐲子又被傅卿拿了過去,再次交還到周氏手裡。
「都說了不要。我家男人救的又不是隻有你們一家,你們不用如此。」
見吳誠一家三口也站在那裡,手裡拿著一把野菜似的東西,她走過去一把拿過來,「我更喜歡這些,你們如果真想感謝,那就送這些來。」
陳家人一愣,都起齊刷刷的盯著吳誠,以目光詢問這是什麼。
「這是經牧草,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」
聽說是味藥材,陳家人更是驚訝。
周家這個媳婦兒不要值錢的玉鐲子,反而要那些路邊就能採到的草藥?
傅卿低頭看著手裡的東西,眼睛逐漸亮起光來。
她這幾天正愁著想要找些新的東西兌換功德數,免得到時候需要兌換個什麼東西而功德數不夠。
如今手裡這些正好提醒她,她可以去採藥材,兌換下來的功德數一定不少。
「謝過吳大夫了。」
剛才玉鐲子推脫這麼久,一把藥材就直接謝上了?
陳方一家面面相覷,腦子裡隻想到四個字:投其所好。
從周家出來,陳方追上了吳誠一家,向他討教哪裡能尋到草藥。
吳誠擡手一指某個方向,「那裡有一大片,你明天跟我去吧,我們采了可以賣給鎮上的醫館。不過都是一些不值錢的藥材,也不知道人家收不收。」
陳方眼前一亮。
他隻想著對傅卿投其所好,感謝她救了自己夫人,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穫。
「不管人家收不收,先賣了試試。我們幾家現在都沒田地,總得要做些買賣才能吃得起糧食。」
人家捨得把這個賺錢的方法告訴他,陳方越發覺得吳誠這人可交。
「好,如此我就喚你一聲吳大哥。」
前面兩人稱兄道弟起來,後面兩個周氏也分了大小,以後外人也好稱呼大小周氏。
周應淮看著放在手邊的那些藥材,好奇問:「你拿這些東西幹什麼?」
「放在家裡,以備不時之需嘛。」
周應淮看了她一眼,眸子晦暗不明。
她隻要這麼一說,家裡的東西就會莫名其妙的消失。
但隻要是傅卿喜歡,他也不說什麼。
「對了,人家還要三百斤木炭,讓我來問問你準備給多少價格。」
「又要三百斤炭?」
傅卿跑去竈房看了看自家的木炭,隻有十餘斤,隻夠自家用的了。
「上次咱們自己賣了,其他人還說我們不幫他們。現在一下子需要三百斤,怕是隻能喊著大家一起做木炭了。」
周應淮頷首,「你來決定,我來聽你的。」
少禹正坐在小凳子上,用木片輕輕刮著鞋子上的泥土。
聽見他們說這些,立馬站了起來。
「我不同意。」
在爹娘看過來時,他直言:「我不許王大有跟我們賣炭。」
周應淮沒說話,傅卿也沒說話。
就王大有那個人,讓他知道了他們有賣炭的路子,那他肯定是要自己單幹的。
單幹不說,甚至還會搶了這個路子。
少禹才不樂意跟他一起做。
周應淮想了想,「那就還是我們這幾家,我們自己找地方燒炭。」
傅卿搖頭,「可這事兒要是叫村裡其他人知道了,怕是不太好。」
周應淮拿了鋤頭,一邊走一邊說:「那就瞞著他家。」
扛著鋤頭出門的周應淮沒下地,而是找到老劉頭說了這件事情。
聽說要三百斤,老劉頭笑得合不攏嘴。
可當周應淮說了少禹的顧慮,老劉頭又笑不出來了。
「不僅要防著王大有,還得防著錢家和陳塘山家。」
這兩家人的人品確實不行,萬萬不能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。
老劉頭雙手負在身後,問周應淮,「你覺得可行的話,我就挨家挨戶的去通知。要是不行,那就你們家自己想想辦法,這次我們先不賣了。」
「沒事,要賣大家一起賣,就按照劉叔你的意思去辦。」
頓了頓,周應淮又說:「要不先等等。價錢還得我媳婦兒去談,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,總得給鄉親們說清楚。」
老劉頭點頭,「行。」
當天下午傅卿就去鎮上跟人家談好的價錢,去以前就做足了功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