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

從此無心愛良夜 第十三章 若為飛蛾撲火,當見我遮天蔽日

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9735 2025-04-10 12:33

  應江鴻的推測甚為黑暗——

  當年天資卓異有望登頂的苦性之死,以及崩潰禅心宥步于洞真的苦覺,都是因為輸了同苦命的權力鬥争。

  甚至苦覺之死,亦是懸空寺苦命的安排。天京城皿戰,是懸空寺為救地藏而促成的故事!

  細想過來,整個“中央逃禅”事件裡,懸空寺的确算得上是赢家。

  被封鎮在中央天牢,被很多人視作世尊的【執地藏】,畢竟逃脫。

  祂死在天海,是為世尊正名。

  世尊的偉大毋庸置疑,世尊的名稱再無動搖。

  而現今行走于冥土的【真地藏】,更遂了世尊本願,全了世尊的慈悲。

  敬奉世尊的懸空寺,得以保全敬奉。無數佛子,萬古信仰,原本無缺無憾。

  那麼誰是輸家呢?

  已死的楚江王,孤獨的尹觀,入魔的樓約……一切無法再回首的遺憾!

  現在姜望需要面對這個問題。

  面對應江鴻所鋪開的對于懸空寺的懷疑,面對應江鴻的告知,告知他當初苦覺的付出,有可能并不純粹。

  其實他很早以前,早在天京皿戰那一次,就在面對這個問題。那是半夏的恨聲——

  “世上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嗎?苦覺怎麼對你那麼好?他真的對你好嗎?”

  他當然還記得半夏真人最後的悲号——

  “苦覺一直是在利用你!他另有所圖!”

  這一生很多事情,想忘都忘不掉。

  他已經走到當世絕巅,仍然會頻頻回首,在回憶裡駐足。因為很多人,很多美好的瞬間,都永遠地停在了過去!

  他又不是什麼蠢貨,也早不複當年楓林城裡的天真,豈不知世間愛恨有因由?

  他怎麼不記得,苦覺當初非要收他為徒,一直到最後,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。

  可他更記得苦覺說——

  “此路,不通!”

  記得那隻虛弱無力但擡起來的手——

  “不要讓他……看到!”

  所以他當年就有了答案。

  時間可以改變很多,但有些事情,不能被時間改變。

  現在他的手放在劍柄上,隻是說道:“吾師為我而死,我永遠懷念他。”

  他當然明白,他雖身懷歧途神通,能夠警覺他人對命運的操縱,但有時候操縱命運,并不需要使用神通。就像他有時候隻用劍術,亦能在戰鬥中逼迫他人做出錯誤選擇。

  的确存在苦覺被人誤導的可能。

  可無論怎麼說,莊高羨串通玉京山誣他通魔是事實,莊高羨借一真道成員在妖界對他出手事實,那一日他同莊高羨的生死厮殺是事實,靖天六友欲救莊高羨是事實,苦覺在長河之上為他皿阻六真是事實——

  苦覺為他而死!

  他為苦覺拔劍。

  他們之間的過往便是如此。其它的事情,與他無關。

  就像此刻他的手中隻有劍,别無其它,他也隻記得苦覺的好,苦覺的愛。

  離開楓林城的那天,他想他永遠不會再相信“老師”這個身份。可苦覺用一次次不計回報的付出,不問得失,不要面皮,乃至于丢棄性命,叫他再一次說出這聲“吾師”。

  這是苦覺生前威逼利誘、胡攪蠻纏乃至于拳打腳踢,也未能聽到的一聲!

  也隻有熟悉苦覺的人,才明白苦覺等這一句等了多久。

  瘦骨嶙峋的苦病,擡起頭來,怔怔地看着一無所有的天空。苦覺總是不要面皮地說“吾徒”、“我家愛徒”,他總是罵苦覺熱臉貼冷屁股,雖則苦覺嘴上從不吃虧,但他知道這是他唯一能占上風的一句。

  可是此後,這唯一的上風也沒有了……

  可是那個他吵不過的人,更是已經不在。

  “正因為懷念,你才不能叫他死得不明不白。”應江鴻對姜望自然有相當的了解,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沒有說苦覺的不是,而是劍指苦命,說苦覺也隻是被操縱而不自知的可憐人。

  南天師這樣歎道:“你信他愛你之心至誠,可至誠之心,往往被詭谲操弄!”

  姜望隻道:“他死得很明白,不是嗎?”

  即便苦覺精準鎖定靖天六友的行動,及時前往阻止,整個過程之中,包括情報來源在内,尚還許多有待商榷的地方,這過程極有可能受人影響……可他真真切切的,是死在靖天六友手裡。

  那就沒有什麼不明白的。

  殺師之仇,為人弟子者,不可不以皿還報。

  “南無釋迦摩尼!”

  苦命低頌佛号,那張愁苦的臉,皺成了深壑。

  “苦性若在,的确不必老衲擔此位,不必我以愚魯害梵傳。”

  “苦覺若在,他必不會緘聲,早跳起腳來,指天罵地,撒潑打滾,把自己滾進泥裡,也護我這一點顔面。”

  “可惜……他們都不在了。”

  苦命頓了又頓,一段話幾乎未能完整。

  苦覺私下裡也沒什麼正形,發起怒來甚至會指着鼻子罵他,可是在外面卻總是會堅定不移地維護他這個方丈師兄,維護懸空寺。

  苦性是同輩之中最為秀出者,可……

  可一切都過去了。

  “我修命而知命不可違,我度苦卻度不得身邊親近之人。”

  “但老衲站在這裡,肩承過往,要帶着他們那一份,撐起這數十萬載的禅因。”

  “我登頂懸空寶寺,是我的苦命,在南天師眼中,卻是我的幸運。甚至……是我的惡毒。”

  “人與人之間猜疑至此,也怨不得誰來,是我平日少結善緣,不織良因。”

  苦命長長地歎出一聲,看向姜望,合掌一禮:“鎮河真君顧念舊情,擔當仁義,此來禅境,遠途辛苦!”

  “但懸空寺之事,懸空寺自承,接下來無論發生什麼,都請鎮河真君不必插手。一人生死,自有其命,一寺興衰,自有其因。懸空寺已經準備好,接受自己的命運。”

  他回過視線,将一雙禮虔的手掌分開,大開中門,直面應江鴻:“南天師,昔日苦覺之死,我不能問。蓋因他甯可脫離宗門,也要全他憫徒之心;蓋因景國勢大,懸空寺勢衰,天下無一大宗,不仰中央鼻息;蓋因懸空寺上上下下,數不清的禅修,數不盡的善信,老衲不可不顧念!”

  “可苦覺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師弟,我雖修佛,卻也修不出一個石頭心。我雖修命,卻也隻得一個‘苦’字。見他被圍殺于長河,如皮筏被拖走,我——豈無忿恨!”

  四大皆空的和尚,坦然這個“忿”字,裸露這顆恨心。

  “可佛宗行事,不以詭谲。世尊寂滅,教我慈悲!”

  “懸空寺秉世尊本願而傳,以救苦天下為念。”

  “我雖忿恨,不以陰私為報。更不至相殘同宗,自食怨果。”

  “請不要以往事涉無辜,牽扯旁人,恨傷至心,勿使姜君入此禍門!”

  “你今疑我,便隻沖我,我與你證——”

  說着,苦命揪住自己的袈裟,一把扯下而往前!

  那張并不華麗的大袈裟,一霎遮雲蔽日,改換新天。

  抵天而浮的懸空寶寺已經不見,茫茫寺林、密集僧侶盡皆一空。

  唯見一條洶湧大河,在空中奔流,河中每一滴水,都光怪陸離,折射着某個人的一生。

  此命運之長河也。

  河岸兩側,開滿了彼岸花。

  花開花謝,緣去緣空。

  永恒和尚、姜夢熊、姜望、應江鴻、姬玄貞、止惡禅師……

  衆人皆出懸空禅境,落在【命運淨土】!

  确切地說,是落在命運淨土裡的命運之河中,散落于一葉扁舟。

  此舟相對于命運大河是渺小于一葉,可承載如此多當世強者,卻并不顯得擁堵,反而像是仍有廣闊空間。

  懸空寺的胖大方丈,獨自撐篙,踏于舟頭。

  其人隻着一身白色的裡衣,頗有些圓滾滾的憨态,可面色愁苦,令人望而有哀。

  他雖望之有哀,可是倒映天波,鋪張耳目。其身其影,無限擴張,使得他的身後,是重重晦色,波濤如鐵……仿佛鋪滿了命運長河!

  便在這無限拔高的大勢中開口:“我乃苦海艄公,命運菩薩!”

  他獨自一人,擺渡所有人的命運!

  而就這樣同時注視應江鴻和姬玄貞:“你們說我懸空寺為【執地藏】而行陰私事,我且問你們——”

  這樣的苦命,隻将那愁眉一擰,愁眸怒睜:“我若以此身相助【執地藏】,手執我聞鐘,能否助祂三分勝算!?”

  雖則此刻在命運渡舟上的衆人,每一個都有擺脫命運的能力。

  可是能夠把這幾個人的命運,同時載在一起,本就證明了實力。

  苦命深不可測,苦命神通廣大!

  衆皆大異!

  尤其是應江鴻,他這等用兵如神的人物,要來懸空寺,怎會對苦命沒有了解?

  他一直知道主修命運的苦命很強,可仍然笃定,自己能夠提劍勝之。

  因為苦命一直以來,都差一股勢。

  就是這樣一股“時間已到,一切都不可挽回”的大勢!

  不知在什麼時候,苦命已經補全這一點,而便站在了超脫門外。

  在衍道絕巅這個層次,其實很難區分強弱,因為每一個走到這一步的人,都站在了現世的極限。都是現世至高之山,隻有厚度廣度的不同,沒有高低的分别。

  每個人的戰鬥力,都受很多因素影響。

  非要在修為上讨論的話,【道質】是第一個分水嶺,是否觸及超脫,則是第二個分水嶺。

  就第一道分水嶺而言。每個衍道修士,都掌握了真正圓滿的道則,通過圓滿道則來熬練道質,就像是把腳下的至高之山,煉成一粒無比凝練的塵。這個過程是不斷重複的,直至道質充盈到一個程度,積塵為土,壘土為山,從而可以真正支持自己,往現世極限之外躍升。

  就第二道分水嶺而言。觸及超脫,也就一隻腳邁出了現世極限,往往不以絕巅視之,在中古時代,都是“聖”的力量!

  苦命究竟是憑借什麼,走到這一步的呢?

  應江鴻心中有所猜測,但隻是道:“【執地藏】的勝算是零,你縱添上三分,難道就敢傾懸空寺作賭?苦命,這并不能說明什麼!”

  話是如此說,但已是承認苦命的力量了!

  苦命如此展現,要的就隻是這一份承認。

  身為艄公,駕命運渡舟,令六尊同渡,他展現的是真正有資格對話,而不單單隻是被審視被審判的力量!

  如懸空寺、須彌山,能萬古并稱,号東西兩聖地,為顯學之代表,除卻本身底蘊傳承之外,僅淺薄地在力量層面來說……自是在任何時候都有聖級的力量表現。

  洗月庵也是出了一個緣空師太,才有佛宗第三聖地之望。

  苦命此刻表現的,是抛開懸空寺本身積累,他所獨有的聖級力量。

  也就是說,懸空寺現在可以同時推動兩尊聖級戰力。當時此宗若全力支持【執地藏】,再加上一個毫無保留的我聞鐘,這三分勝算,并非虛言。

  “我懸空寺若如你所說,事【執地藏】如世尊,則天海之争,我們不可能不插手。漫說有插手之力,便縱身無所依、飛蛾撲火,當見我等遮天蔽日!”站在命運渡舟上的苦命,完全不是先前那般處處忍聲,時時自咽苦果的姿态,而是昂藏,而是激烈:“景國是小觑懸空寺對世尊的虔敬,還是不以為懸空寺有燃身拜佛的勇氣?”

  應江鴻平靜地看着他:“方丈之言,誠然激烈!方丈神通,令人驚歎!然我心中之疑,仍舊不能釋懷。”

  “你所說我聞鐘昔在觀世院保管不力,是因它曾被苦覺盜出吧?”

  “苦覺一個真人,真有此等手段嗎?還是說,苦谛首座有意疏失呢?”

  “昔日苦谛首座有意疏失,讓苦覺攜鐘而走。如今悲回首座有意疏失,叫我聞鐘搖動,這不是懸空寺的慣性使然嗎?”

  便在這命運渡舟上,南天師以指推劍,劍出半寸——

  刷!

  在他身後的滔滔巨浪,自中間剖分,一半往左,一半往右。

  命運之河,竟然分流!

  而他繼續問:“苦覺一個當世真人,被我朝匡命元帥以紫虛定神符禁之,親自送回懸空寺,為免幹戈,使其閉門。但不久之後,他竟脫困脫宗,攔我朝六真于長河,最終橫屍。這其間過程,難道不使人生疑嗎?”

  苦命把住長篙,立在舟頭,與他相視:“你的猜疑并非沒有道理,唯獨隻沒想過——苦覺是他自己。你并不知道苦覺能做到什麼程度,究竟有多激烈。”

  “匡命元帥的确送他歸寺,我也确切地封禁了他。但為了能夠脫身救徒,他不惜與懸空寺一刀兩斷,罵遍寺中所有,直至于謗佛!”

  “他不惜以懸空寺不能容他的方式,與懸空寺決裂。我除了殺他,不能攔他。”

  “可我怎能殺他?”

  苦命止住哀容:“故事已矣,來者可追。南天師,今與你論。”

  “自古而今,隻有鐵證殺人之道,未有逼人自證之理。我自證,隻證這一回。是懸空寺給予中央帝國最高的尊重。”

  “你說了那麼多關于止惡法師的猜疑,全都是巧合,是可論可不論的想當然耳。隻有一條看得見摸得着的線索——你說神俠當時去了天京城,随身攜帶約名世尊的古老天契,以此撼動封禅井中月。”

  “世尊天契,不可再約,用一張,少一張,堪為稀世之珍。我懸空寺立于中古,乃世尊正傳,滅佛大劫後,仍奉世尊天契計三百六十五張。其中每一張都有詳述,史載經傳,多方驗定,未有無因而失,無緣而走。”

  “懸空寺累代消用至今,自先師悲懷時,止于十七張。”

  他擡起頭來:“現在寺中,仍是十七張!”

  他伸手延請鐘玄胤,将這位真人撈進命運渡舟來:“史家真人在此,不妨驗證懸空寺之經史,查查這些天契何往何歸,可有一張用于天京。”

  而後胖大的手掌又一翻,掌中疊契一摞,低頭對姜望一禮:“先師所遺世尊天契十七張,盡在于此。世間有知天道者,莫過于鎮河!試請驗之!”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